有效接地系統接地網的接地情況試驗方法
檢查有效接地系統的電力設備接地引下線與接地網的連接情況
試驗周期
1)>330kV:≤3年
2)≤220kV:≤6年
3)必要時
試驗方法
1)如采用測量接地引下線與接地網(或與相鄰設備)之間的電阻值來檢查其連接情況,可將所測的數據與歷次數據比較,本次各測點間相互比較,通過分析決定是否進行開挖檢查;
2)宜采用不小于1A的直流電流進行測量。測量方法參照 DL/T475。
判斷依據
1)接地引下線狀況良好時,測試值應在50mΩ 以下;
2)測試值為 50-200mΩ 時,接地狀況尚可;宜在以后例行測試中重點關注其變化,重要的驂設備宜在適當時候檢查處理;
3)測試值為200m2-1Ω時,接地狀況不佳對重要的設備應盡快檢查處理,其他設備宜在適當時候檢查處理;
4)1Ω以上的接地引下線與主地網未連接,應盡快檢查處理。
有效接地系統接地網的接地阻抗
試驗周期
1)≤6 年
2)接地網結構發生改變時
3)必要時
試驗方法
1)測量接地阻抗時,如在必須的最小布極范圍內土壤電阻率基本均勻,可采用各種補償法,否則,應采用遠離法。測量方法參照DL/T 475。
2)應考慮架空地線和電纜分流的影響;
3)異頻法測量電流應不小于 3A,工頻法測量電流應不小于50A;
4)結合電網規劃每5年進行一次設備接地引下線的熱穩定校核,變電站擴建增容導致短路電流明顯增大時,也應進行校核;
5)當接地網的接地電阻不滿足公式要求時,可通過技術經濟比較適當增大接地電阻,必要時,采取措施確保人身和設備安全可靠;
6)必要時可對接地網進行安全性評估。要求系統發生接地故障時,接地網狀態能夠滿足一、二次設備和人員的安全性要求。
“必要時”是指:a)運行年限比較長,b)地網(尤其是外擴地網)遭到局部破壞,c)地網腐蝕嚴重,d)地網改造后。
判斷依據
R≤2000/I
式中R--考慮到季節變化的最大接地電阻,接地阻抗的實部,Ω;
I-經接地網入地的最大接地故障不對稱電流有效值,A:I采用系統最大運行方式下在接地網內、外發生接地故障時,經接地網流入地中并計及直流分量的最大接地故障電流有效值。還應計算系統中各接地中性點間的故障電流分配,以及避雷線中分走的接地故障電流。
- 上一篇: 氧化鋅避雷器帶電測試儀現場試驗方法
- 下一篇: 避雷器放電計數器測試儀現場使用方法